1、项目背景:此项目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开展,于2020年开始开展,已经连续开展三年,2023年开展公告暂未公示。
该项目前身是2013年山东省“一村一品“,后至2020年将此项目一分为二,分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从政策文件及省农业厅公示信息可以了解到,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省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是按照国家级“一村一品”项目贯彻落实的,为了便于推荐,方便筛选,省级项目将“一村一品”国家项目一分为二,分为村、镇两级,分别筛选,分别汇报。从参考条件来看,省级要求较低。优秀的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会被推荐参加国家级“一村一品”。
2、项目开展时间:通知时间一般为每年4——6月,相比较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其通知时间较早,公布入选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份。
3、参照政策及文件:具体参照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4、项目名额:2020年共认定158个、2021年共认定156个、2022年共认定207个,每年在项目开展公示的同时会以附件的形式分配每个市的名额。
5、认定程序:(一)镇级申报。(二)县级审查。(三)市级推荐。(四)省级认定。即最终认定权在省农业厅。
6、具体要求:从2020年至2022年公示具体要求来看,有细微改动,但总体改动不大,以2022年要求实例:
1.政府重视支持有力。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积极主动布局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制定了镇域农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且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可行、支持力度大,在土地、财政、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
2.主导产业日益壮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产业体系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业活跃,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有力,镇域农业主导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申报时要将培育的主导产业落实到具体品种类别,不得笼统地按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等综合大类申报。
3.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围绕主导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长、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类型丰富,有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1以上。
4.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主导产业与当地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区位等相匹配,发展功能定位准确,镇域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同步推进。
5.联农带农机制健全。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村集体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县域平均水平。